江門壓鑄廠主要介紹壓鑄生產中常見缺陷;模具被腐蝕;產品表面硬雜點;鑄件縮孔等。分析了常見缺陷產生的原因,并提出解決辦法及工藝措施。
鑄造是人類掌握比較早的一種金屬熱加工工藝,已有約6000年的歷史。中國約在公元前1700~前1000年之間已進入青銅鑄件的全盛期,工藝上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。常見的鑄造方法有哪些呢?它們的優缺點又是什么呢?
1.鋅合金壓鑄
壓鑄工藝原理是利用高壓將金屬液高速壓入一精密金屬模具型腔內,金屬液在壓力作用下冷卻凝固而形成鑄件。冷、熱室壓鑄是壓鑄工藝的兩種基本方式。
優點:產品質量好。鑄件尺寸精度高,一般相當于6~7級,甚至可達4級;表面光潔度好,一般相當于5~8級;強度和硬度較高,強度一般比砂型鑄造提高25~30%,但延伸率降低約70%;尺寸穩定,互換性好;鑄件價格便易;可以采用組合壓鑄以其他金屬或非金屬材料。既節省裝配工時又節省金屬。
缺點及局限性:壓鑄時由于液態金屬充填型腔速度高,流態不穩定,故采用一般壓鑄法,鑄件易產生氣孔,不能進行熱處理;對內凹復雜的鑄件,壓鑄較為困難;高熔點合金(如銅,黑色金屬),壓鑄型壽命較低;不宜小批量生產,其主要原因是壓鑄型制造成本高,壓鑄機生產效率高,小批量生產不經濟。
2.普通砂型鑄造
制造砂型的基本原材料是鑄造砂和型砂粘結劑。
優點:粘土的資源豐富、價格便宜。使用過的粘土濕砂經適當的砂處理后,絕大部分均可回收再用;制造鑄型的周期短、工效高;混好的型砂可使用的時間長;適應性很廣。小件、大件,簡單件、復雜件,單件、大批量都可采用;
缺點及局限性:因為每個砂質鑄型只能澆注一次,獲得鑄件后鑄型即損壞,必須重新造型,所以砂型鑄造的生產效率較低;鑄型的剛度不高,鑄件的尺寸精度較差;鑄件易于產生沖砂、夾砂、氣孔等缺陷。
3.熔模鑄造
用蠟料做模樣時,熔模鑄造又稱"失蠟鑄造"。
優點:尺寸精度較高。一般可達;可以提高金屬材料的利用率。熔模鑄造能顯著減少產品的成形表面和配合表面的加工量,節省加工臺時和刃具材料的消耗;能{zd0}限度地提高毛坯與零件之間的相似程度,為零件的結構設計帶來很大方便。對于難以鍛造、焊接和切削加工的合金材料,特別適宜于用精鑄方法鑄造;生產靈活性高、適應性強熔模鑄造既適用于大批量生產,也適用小批量生產甚至單件生產
缺點及局限性:鑄件尺寸不能太大工藝過程復雜鑄件冷卻速度慢。熔模鑄造在所有毛坯成形方法中,工藝最復雜,鑄件成本也很高,但是如果產品選擇得當,零件設計合理,高昂的鑄造成本由于減少切削加工、裝配和節約金屬材料等方面而得到補償,則熔模鑄造具有良好的經濟性。
4.離心鑄造
離心鑄造是將金屬液澆入旋轉的鑄型中,在離心力作用下填充鑄型而凝固成形的一種鑄造方法。
優點:用離心鑄造生產空心旋轉體鑄件時,可省去型芯、澆注系統和冒口;由于旋轉時液體金屬在所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,密度大的金屬被推往外壁,而密度小的氣體、熔渣向自由表面移動,形成自外向內的定向凝固,因此補縮條件好,鑄件組織致密,力學性能好;便于澆注“雙金屬”軸套和軸瓦,如在鋼套內鑲鑄一薄層銅襯套,可節省價格較貴的銅料;充型能力好;xx和減少澆注系統和冒口方面的消耗。
缺點及局限性:鑄件內自由表面粗糙,尺寸誤差大,品質差;不適用于密度偏析大的合金(如鉛青銅)及鋁、鎂等合金。
5.金屬型鑄造
又稱硬模鑄造,它是將液體金屬澆入金屬鑄型,以獲得鑄件的一種鑄造方法。
優點:復用性好,可“一型多鑄”,節省了造型材料和造型工時。由于金屬型對鑄件的冷卻能力強,使鑄件的組織致密、機械性能高。鑄件的尺寸精度高,公差等級為IT12~IT14;表面粗糙度較低,Ra為6.3m。金屬型鑄造不用砂或用砂少,改善了勞動條件。
缺點及局限性:金屬型的制造成本高、周期長、工藝要求嚴格,不適用于單件小批量鑄件的生產,主要適用于有色合金鑄件的大批量生產。 http://www.cigar668.com/